市場推薦的低價植牙與平價植牙牙醫診所,其中風險與隱藏成本

隨著牙科技術的進步,植牙已成為許多缺牙患者的首選。根據醫療改革基金會調查,牙科糾紛以植牙居冠(佔37%),其中植牙醫糾前四名分別是:術前評估不周、植牙技術不佳、收費契約不實、醫病溝通不良。

然而,市場上各種價格不一的植牙方案,特別是最近某些連鎖牙醫體系主打的低價植牙,讓很多患者感到困惑。今天我們特別探討爭議頗多的平價植牙潛在風險,以及選擇植牙方案時應注意的事項,希望有植牙需求的朋友都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評估,獲得最適合自己的治療。

平價植牙省在哪

 

市場機制的潛在原因

一顆5-7萬元的植牙在市場上當然會有競爭空間,所以3-4萬低價植牙與平價植牙應運而生,在這幾年確實造成市場上不小的衝擊。人性很奇怪,一般外科手術幾乎找不到低價與平價的比較版本,因為病患會害怕自身的權益受損。其實植牙也算不小的手術,也有一定程度的風險,在價差將近一半的誘因之下,市場的接受度還蠻高的,當然,風險也無可避免。

省掉的2-3萬元的植牙成本到底是哪些部分呢?這又是一個大哉問,你問不同的牙醫師,會得到各種不同的說法。事實上,省掉的就是醫師的利潤、減少了某些程序、使用便宜的材料而已。沒有診所或是牙醫師會做賠本生意,羊毛始終出在羊身上是不變的定律。

5-6萬元的植牙就沒有風險嗎?當然也有,牙醫師技術如何?經驗如何?醫德如何?都可能是風險。一般來說,資歷淺的牙醫師當中,也有不少在做高價與中價位植牙的,而資深牙醫師願意做低價或平價植牙的就少很多。

牙醫診所市場愈來愈商業化與服務化,價格的亂象也無法避免,需要植牙的病患真的要作足功課,才能找到好牙醫師為你植牙喔。

平價植牙風險多

 

平價植牙的潛在風險

  • 植體品質與來源不明:低價植牙可能使用未經衛生主管機關核可、缺乏中文標籤的植體,這些植體的品質和安全性無法保證,可能導致日後問題無法追溯。此外,部分診所為了降低成本,使用迷你植體(Mini Implant)來替代標準植體。迷你植體直徑較小,適用於特定條件下的患者,例如牙骨條件不足或臨時假牙固定,但若用於承受較大咬合力的部位,可能導致植體折斷、脫落或使用壽命縮短。
  • 醫師經驗與技術不足:植牙是一項需要高度專業技術的手術,經驗豐富的醫師能夠精確地進行植體植入,確保手術成功率。然而,低價植牙可能由經驗不足的醫師操作,增加手術失敗的風險。
  • 植體位置錯誤:若植體未正確植入,可能導致不穩固、影響咬合,甚至造成鄰近牙齒受損。
  • 植體深度不當:植入過深或過淺可能影響骨整合,導致植體鬆動或失敗。
  • 手術過程出血過多:若醫師未能精確控制手術過程,可能導致過度出血,甚至損傷神經或血管。
  • 感染風險增加:無法正確進行無菌操作,可能引發手術部位感染,影響植牙的成功率。
  • 術前評估與補骨不足:為了降低成本,部分低價植牙方案可能忽略必要的術前評估,或在需要補骨的情況下未進行或僅進行不充分的補骨,這會影響植牙的穩定性和成功率。
  • 假牙品質較差:低價植牙可能使用品質較差的假牙材料,如含金屬成分的假牙,容易引起牙齦過敏、紅腫發炎,影響美觀和使用壽命。
  • 缺乏完善的保固與後續服務:廉價植牙方案可能缺乏完善的保固條款,若日後出現問題,患者可能需要自行承擔高額的維修或重做費用。

植牙費用越便宜風險越高

 

植牙費用的組成與考量

植牙費用通常包含以下幾個部分:

  • 初診與評估費用:包括口腔檢查、X光或CT掃描等。
  • 手術費用:植體植入手術的費用。
  • 植體與牙冠材料費用:不同品牌和材質的植體與牙冠價格差異較大。
  • 術後護理與回診費用:術後的護理和定期回診檢查。

一般植牙(非平價植牙)的費用通常落在以下範圍:

  • 基本植牙費用(包含植體與牙冠):每顆約新台幣6萬至15萬不等。
  • 高階植體品牌(如瑞士、德國、日本品牌):單顆可能落在8萬至20萬。
  • 全口植牙:若需全口重建,費用可能從50萬至200萬不等,視使用的技術與材料而定。
  • 客製化牙冠材料(如全瓷冠、氧化鋯冠):每顆約1萬至5萬。
  • 術前影像與檢查費用(如3D斷層掃描):約3,000至10,000元。
  • 術後保養與回診費用:每次回診可能需1,000至5,000元,取決於診所提供的服務。

 

此外,植牙過程中可能涉及以下額外手術,這些手術會影響最終的總費用:

  • 補骨手術:如果患者的齒槽骨密度不足,可能需要進行補骨手術,以確保植體的穩定性。
  • 鼻竇提升術:當上顎骨高度不足時,可能需要進行鼻竇提升,以提供足夠的骨質支持植體。
  • 牙周治療:若患者有牙周病,可能需要先進行牙周病治療,以降低植牙感染風險。
  • 拔牙費用:若需拔除殘存的牙齒,則可能產生額外的拔牙費用。
  • 臨時假牙製作:有些患者需要在植牙完成前使用臨時假牙,以維持外觀與基本咀嚼功能。
  • 需要注意的是,部分低價植牙方案可能僅包含基本的植體植入手術,其他如術前評估、補骨手術、臨時假牙等可能需要額外收費。

5個重點評估選擇植牙醫師和診所

 

選擇植牙方案時的建議

  • 了解費用組成:在選擇植牙方案時,應詳細了解費用包含的項目,避免後續產生額外費用,或是缺乏關鍵評估檢查,提高手術失敗風險。
  • 選擇經驗豐富的醫師:醫師的經驗與技術直接影響植牙的成功率,建議選擇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醫師。(延伸閱讀:八個要點解析牙醫師學經歷,挑選牙醫診所不再霧煞煞
  • 重視植體與牙冠的品質:選擇品質有保障的植體與牙冠材料,確保長期使用的安全性與穩定性。(延伸閱讀:提高植牙治療成功率的關鍵選擇與台灣八大植體排名品牌、材質比較介紹
  • 注意術前評估與補骨:確保診所進行充分的術前評估,並在需要時進行適當的補骨手術,以提高植牙的成功率。
  • 確認保固與後續服務:了解診所提供的保固條款和術後服務,確保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獲得支援。

 

總結而言,雖然平價植牙在短期內節省了成本,但可能因品質和服務的不足,導致長期的健康風險和額外支出。建議患者在選擇植牙服務時,綜合考量品質、醫師經驗、設備先進性和保固條款,以確保自身的口腔健康和植牙的長期穩定性。

撰文者:台灣好醫生編輯團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