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牙醫小百科】補牙為什麼一直掉?一定要馬上補牙嗎?必看的補牙知識大集合!
相信不少人都有補牙的經驗,而在牙科門診常遇見的狀況,便是遇到病人跑過來說:「醫生阿,前兩個月你幫我補的那顆蛀牙好像又掉了。」這樣的情形也讓不少朋友為了補牙疲於奔命。而不少人也好奇,為什麼補牙老是補了又掉,補牙的流程是甚麼?補牙所用的材質又分為哪些?本篇帶你一次了解牙醫常見的補牙問題,讓你未來在聽醫生解釋時不再滿頭問號~
問題1:為什麼補過的蛀牙容易一直掉?
「醫生,明明我的蛀牙看起來只有一點黑黑的,為什麼給你補過的蛀牙一直掉?」
這個問題是許多病人回診時心裡的困惑,可能還抱怨醫生的補牙技術不好,但其實蛀牙雖然表面看起來只有一點點,牙齒裡面的蛀洞可能很大,就像冰山的表面一樣。因此不能隨便從牙齒表面來了解實際蛀牙的病情。如果填補蛀牙的填補物,一直發生掉落的情形,表示可能蛀牙的範圍很大,已經無法用一般的樹指材料進行填補,得用更好的材料來進行補牙,以防止病情持續擴大。
問題2:補的蛀牙掉了需要馬上補嗎?
試想當你正在吃著美食,突然間口中碰到一個奇怪的東西,原來是脫落的補牙材料,這時建議你遇到此情況要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趕快去約牙醫看診,讓專業的牙醫進行診斷治療,千萬不要一拖再拖,讓原本可以保住健康牙齒的問題變成得拔牙,此外,有些診所也會預留一些時間來協助補牙脫落、牙齒劇痛等其他較為緊急的問題。因為補牙脫落,需要到診所診療時,醫生會先看X光片和檢查牙齒狀況,再來決定適合的治療方式。如果適合重新填補補牙材料,你也可以跟牙醫討論要選擇什麼的材料。而有時情況較為嚴重,可能需要進行根管治療,而因為補牙脫落而需要拔牙的狀況比較少見。
該如何預防補牙脫落?
定期的去找牙科洗牙與檢查牙齒,醫生可以替你檢查補牙的材料是否出現空隙,或發生參差不齊等平時不易察覺的潛在問題,由牙醫師為你的補牙做好定期保養,減少補牙脫落發生的情況。而且牙醫師也會進行衛教說明,幫助你做好牙齒清潔,抑制牙菌斑的滋生,牙菌斑也是蛀牙發生的主要原因。
問題3:補牙的材質有哪些?
關於補牙的材質有哪些,目前牙科醫師所使用補牙材質,目前主要分為早期常見到,現在比較少牙醫使用的銀粉、健保給付的樹脂材料以及比較新型的陶瓷嵌體,也就是俗稱的齒雕,接下來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市面上常見的補牙材質。
一、銀粉-早期常見的補牙材質
銀粉(銀汞合金)算是牙科醫師早期經常使用的補牙材料,銀粉的兩大成份就是汞(水銀)跟白銀,銀粉的優點在於它與牙齒密合度高,不容易發生脫落的情況。但缺點在於顏色是銀黑色較不美觀,而且含有重金屬,常會發現補好的牙齒在長時間產生變花,底下的齒質發生裂痕,造成補牙材料與牙齒分離,也容易造成再次蛀牙,現今的牙科已很少使用銀粉進行治療。
二、樹脂-健保給付的補牙材質
因為用樹脂補牙健保有給付,加上比起銀粉更美觀、安全、好操作,因此樹脂是目前在台灣最常見的補牙材質,樹脂的優點在於對小範圍、局部的蛀牙窩洞填補效果非常好,此外,醫師使用樹脂材質治療也很方便,而且樹脂如果有缺損再修復的機會高,醫生也容易進行修補,至於樹脂材料在顏色上,也比較相近於自然牙。缺點是多數市面上樹脂,都使用光固化的方式固定,本身會有收縮的現象,容易在底部或是轉折處有滲漏,一樣長期容易二次蛀牙,另一個缺點是樹脂本身的抗磨耗能力也較差。
三、陶瓷嵌體(俗稱:3D齒雕)-新科技的補牙材質
3D齒雕這種新科技補牙在市場上越來越常見,一般醫生所說的3D齒雕,正式的名稱叫做陶瓷嵌體,陶瓷嵌體也是在預算充足情況下,多數醫師都推薦的補牙方式。3D齒雕是用硬度強度與真牙相近的陶瓷,直接補上牙齒原本的缺損處。陶瓷除了自然美觀,也不會氧化泛黃,且比起樹脂補牙來說,齒雕與牙齒的密合高、強度也十分堅硬。也不會像樹脂一樣熱漲冷縮,可重建牙齒整體的結構強度,減少再次蛀牙的風險。
問題4:醫生是如何補牙的?補牙的流程是甚麼?
相信很多人在被醫師治療的時候也很好奇,到底醫生是如何替患者進行補牙的,現在就來跟各位講解一番補牙究竟有哪些步驟,一般而言,醫生在進行補牙時有4大步驟,包含窩洞制備、消毒清潔、填補補牙材料、磨光及拋光,現在就來看看究竟醫師是如何替你補牙的。
第一步:窩洞制備
在醫生進行補牙時,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洞,制洞說白話一點就是鑽牙,也就是在補牙前,需要對蛀壞的黑色齲齒給鑽掉、清除,這個步驟非常重要,如果沒有將蛀牙清除乾淨,很容易引發再次蛀牙。另外如果沒有良好的工具,也容易因為清除方法不夠精細導致損傷到良好的牙齒組織,使蛀牙的洞越補越大。
第二步:消毒清菌
完成制洞之後,醫師就會開始針對齒洞進行消毒,這一步主要是要殺死牙洞周圍的細菌,如果消毒不乾淨,很容易讓細菌在牙洞裡悄悄繁殖,讓蛀牙繼續惡化。其實在制洞後,牙齒中大部分感染已經清除,消毒主要為了確保窩洞沒有殘留太多病菌,影響到後續補牙的療成效果。
第三步:填充補牙材料
醫師完成消毒後,便開始將補牙材料填入窩洞裡,此時會需要隔離唾液,避免滲入窩洞,並且將調配好的填充材料填入窩洞裡。填充完畢後,醫師會開始雕刻牙齒的外型,醫師會除去超過咬合面的部分,確認牙齒咬合平整,以免後續造成口腔異物感或咬合創傷。填充用的材料應該具有幾個特點,包含耐磨、抗壓、無毒、與窩洞密合,且不會被口腔唾液溶解或腐蝕,另外像是醫生操作簡單、自然美觀的色澤也是良好填充材料所應該具有的。
第四步:磨光或拋光
補牙材料置入窩洞後,醫師會特別注意牙齒的表面是否光滑平整,因為補牙材料在凝固時,並不會保持光滑平整,所以需要醫師針對牙齒來磨光或拋光,目的就是要把填充後牙齒表面難以看見的不平處給磨平拋光,醫師也會清理附著在牙齒周圍的殘渣,恢復牙齒原有的良好外觀。
以上就是關於補牙知識的相關介紹,也相信看完這些補牙知識的朋友,會更了解關於補牙的相關問題,未來如果下次再遇到醫師跟你講解時,再也不會聽的一頭霧水啦~